5月28日下午,學院思政金課《壯美廣西》第六季實踐專題教學團隊帶領大家一同走進富川瑤族自治縣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秀水村開展實踐專題教學。本次專題教學的現場由盧健老師主持。
課程伊始,全體師生共同參觀了素有“狀元村”之美譽的富川縣秀水村。講解員以“觀、聽、說、行”等形式,引導大家先後參觀了“狀元村”的秀峰挹爽、狀元樓、水樓戲台、八房花街大坪等人文景觀,幫助大家更多地了解秀水村獨特的村落文化、狀元文化、廉政文化等,加深了大家對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秀水村的了解。
在領略古樸典雅的秀水村之後,教學團隊及全體同學集合在狀元樓前舞台,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主題教學。

首先,學院院長張百順教授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結合近年來賀州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秀水村的經濟社會發展,詳細介紹了富川瑤族自治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實現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打造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的情況。
其次,秀水村黨支部毛立星書記向大家詳細介紹了秀水村的曆史沿革,以及秀水村村民多年來如何依托本地資源,動員社會各方力量,注重保護和傳承古村落文化,發揮狀元文化作用,培養大量優秀人才,依靠民族團結進步,推動秀水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績。
再次,我院大學生志願服務基層理論宣講團成員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開展宣講。
課程的最後,全體師生黨員集體詩朗誦《盛開的民族團結之花》。
本次專題教學,不僅有助于同學們了解賀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與鮮活案例,還有助于同學們把理論學習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增進人與人之間平等、團結和互助,真正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積極的倡導者和主動的踐行者,為建設壯美廣西,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