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改革創新

當前位置: 首頁 >> 思政課改革創新 >> 正文
【思政課改革創新】《壯美廣西》第五季第四專題“文明法治的廣西——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講
2023-05-25 15:51 黃蘭群 盧夢歡/文 黃潤欣/圖 

 

 

5月24日晚,我校特色思政金課《壯美廣西》第五季第四專題“文明法治的廣西——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西校區創新創業園311報告廳開講。本專題由院院長張百順教授及其教學團隊進行授課。授課現場由青年教師李輝主持。

 

 

張百順院長作課程導入。他指出開設《壯美廣西》第五季的目的是要幫助大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為什麼要建設壯美廣西、建設什麼樣的壯美廣西、怎樣建設壯美廣西等一系列根本問題。他表示本次專題以文明法治的廣西為主題,圍繞社會治理,闡釋建設文明法治社會的理論基礎。結合廣西實際,分别圍繞廣西文化建設和法治建設,分享如何打造文明法治的廣西,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上篇“社會治理理論,文明法治之基”由李銳銳博士進行授課。她以歌曲《劉三姐》為導入指出廣西擁有衆多社會治理的文化資源。她向大家講述了文化和法治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表示社會治理與中華文化的交織互動其根本在于回應文化價值重建,培育社會價值和文化認同。廣西地區有效地推進社會治理,需要結合廣西地區的曆史文化與經濟發展的現狀、統籌安排,各民族間應相互協調、相互借鑒。

 

 

中篇“加強文化建設,打造文明廣西”由院長張百順、青年教師李金蘭以及何玉思進行授課。第一部分“廣西社會治理的文化資源”由李金蘭主講。她向大家解釋廣義的文化的内涵,并引出廣西的文化内涵。她強調加強文化建設有利于廣西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培養民衆參與社會治理的意識和為建設文明法治廣西凝心聚力治理的意識。此外,她還以廣西民族博物館、湘江戰役紀念館、百色起義紀念館為例介紹廣西文化建設的成就。

 

 

第二部分“廣西民族文化”由何玉思主講。她表示廣西是個多民族地區并且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她銅鼓文化、服飾文化、節日文化、藝術文化、醫藥文化等方面帶領大家深入了解廣西的民族文化。她借助《廣西“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指出廣西的戰略任務是構建三大體系、打造六大品牌、實施十大工程号召大學生以思政課的實踐活動、講故事、錄視頻等多種形式講好廣西故事,傳承廣西精神。

 

 

第三部分“鄉規民約助力打造文明廣西”由張百順院長主講。他詳細介紹了鄉規民約中政治道德、鄰裡和睦、孝敬長輩、團結互助、鄉風文明、生态倫理等有關道德規範的内容成為廣大村民共同生活、共同生産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有助于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為農村社會治理,助力滿村勁吹文明風,打造文明廣西,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道德文化保障。

 

 

下篇“加強法治建設,打造法治廣西”由張百順院長和青年教師劉樂君進行授課。第一部分由劉樂君主講。她以提問同學們想不想吃燒烤為導入,對比唐山燒烤店打人案和淄博燒烤提出堅持依法治國,是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保障。她強調自古以來我國就非常重視法治問題,為了更好的保障人民的幸福安康,為了實現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必須加強法治建設,打造法治廣西,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廣西治理現代化。希望大學生要尊重法律權威,學習法律知識,養成守法習慣,提高用法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法治素養。

第二部分由張百順院長主講。他以廣西貴港新塘鄉、宜州合寨村、平南縣大安鎮、富川縣富陽鎮等鄉鎮的鄉規民約在加強法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指出必須把鄉規民約和法治建設作用有機結合,加強文化建設和法治建設,健全農村治理體系建設,助力打造文明廣西。

 

 

互動環節裡,現場學生積極舉手搶答,夯實學習成果。

張百順院長進行課程總結。他帶領大家簡單回顧了本專題的内容,希望通過本專題的學習同學們能進一步了解廣西,提高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法治意識,為打造文明法治的廣西,實現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做出積極貢獻。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