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晚,我校特色思政金課《壯美廣西》第五季第二專題“團結和諧的廣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西校區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報告廳開講。本次專題分為上篇“源遠流長、民族之花常盛開”,下篇“知行同一、攜手共繪同心圓”。本專題由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朱其現教授及其教學團隊進行授課。授課現場由馬明超老師主持。

課程伊始,情景劇《如果國寶會說話》帶領大家穿越古今王朝,感受國寶背後的故事以及曲折的經曆,領略中華國寶不朽的文化價值與魅力。

上篇“源遠流長、民族之花常盛開”由朱其現教授和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聶文凱進行授課。第一部分燦爛輝煌的廣西由聶文凱主講。他表示我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國家,廣西也有悠久的曆史。他以80萬年前廣西就有原始人類為導入向大家介紹了廣西的發展史、并解讀了民族的含義以及我國的民族政策,他希望通過講解讓同學們更加深入的了解廣西這一地區以及少數民族。

第二部分“讓文物去說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民族博物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樣本解讀”由朱其現教授主講。他借助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思想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他以賀州市夾錫鐵錢、“潇賀古道”、毛自知狀元、蔣氏母親、龍業鼐一家、徐悲鴻的七箱畫為樣本帶領大家更加深入了解賀州擔當民族曆史使命的具體實踐。他表示鑄牢中華民族團結就在我們的身邊,希望同學們利用好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資源平台這個平台,自覺為民族團結做出貢獻。

下篇“知行同一、攜手共繪同心圓”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青年教師劉洪和韋麗華主講。第一部分深刻理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由劉洪主講。她帶領大家回顧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偉大成就,并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工作的主線。她表示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的關鍵階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心聚力共繪民族團結同心圓。

第二部分“知行合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由韋麗華老師主講。她向大家詳細解讀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從意識上、行動上指導大學生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互動環節中,同學們積極踴躍舉手,鞏固學習成果。

最後,張百順院長作課程總結。他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是我們的生命線,新時代的大學生是民族團結、民族進步的橋梁和紐帶,對實現民族的統一和國家的團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殷切期望大學生從身邊的事做起,切實踐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學習成長的過程當中,以實際行動投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之中,為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貢獻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