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晚,黨史教育課《百年風華正青春》第七專題課在學校西區創新創業産業園311報告廳開講。本課以《世紀跨越、波瀾壯闊》為題,分為“中國巨輪跨世紀、科學發展鑄輝煌”“不畏浮雲遮望眼、理論創新譜篇章”“災難磨砺中國、精神凝聚力量”三部分内容,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教師翁有利教授及其課程團隊成員進行授課。

圖為主持人岑錦媚
在正式上課前,在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青年教師岑錦媚的帶領下集體觀看了《世紀跨越,波瀾壯闊》視頻短片,簡單回顧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發展波瀾壯闊的20年裡經曆的大事件。
翁有利教授做開篇導入,他簡要分析了“世紀跨越、波瀾壯闊”的具體内涵,指出“世紀跨越、波瀾壯闊”這段曆史是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為核心的領導集體,承前啟後,繼往開來,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砺前行,艱苦奮鬥的曆史,由此引出上篇課程内容。

圖為翁有利教授進行導學
在上篇的講授中,許中繼老師以《中國巨輪跨世紀、科學發展鑄輝煌》為題,主要講述了1992年—2012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複雜多變挑戰和機遇,以及在此過程中中國共産黨人成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取得的輝煌成就,讓在座同學們深刻感受這20年裡黨和國家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進程中經曆的風雲變幻。

圖為許中繼老師講課
郭純平教授以《不畏浮雲遮望眼,理論創新譜篇章》為題,主要講述了黨的十四大到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産黨指導思想不斷與時俱進,形成的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理論成果。她提出,新時代大學生要深入理解黨的創新理論,做到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師生面對面環節,岑錦媚老師分享了她的童年趣事,并邀請了王睿歆、王海燕、餘清文三位00後同學依次分享了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曆程取得的成就的感受,表達出對祖國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的自豪之情。翁有利教授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曆,深入解讀國家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巨大變化的根本原因,他認為,我國飛速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始終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隻有中國共産黨才能領導中國,我們也要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

圖為師生面對面環節
羅漢光老師以《災難磨砺中國、精神凝聚力量》為題,圍繞什麼是抗震救災精神、為什麼要弘揚抗震救災精神以及如何弘揚抗震救災精神開啟下篇講授,通過回顧汶川地震的10個感人瞬間中展示出的中國速度、中國力量,在座師生深切感受國家的強大。羅漢光老師表示,面對新的時代、新的使命、新的征程,我們必須要自覺擔當、有所作為,繼續弘揚“萬衆一心、衆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實現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圖為羅漢光老師講課
郭純平教授作課程總結,她指出,同學們正處在祖國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時代,希望大家自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自覺弘揚、傳承民族精神,自覺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之中,為我國在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圖為郭純平教授作課程總結
在采訪中,20通信1班雷莉談到:“從如今的深圳經濟特區生機勃勃,就可以看到我國改革開放的磅礴偉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前景。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更應該繼承和發揚敢于擔當、勇于創新、實事求是的改革精神。”

圖為集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