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晚,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黨史教育特色課《百年風華正青春》第四專題——“命運抉擇,正道滄桑”在學校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一樓報告廳進行授課。本次課程共分為“為有犧牲多壯志”和“敢教日月換新天”上下兩篇,講述了在抗日戰争後,面臨着國外資本主義勢力的壓迫和我國國民黨悍然發動的全面内戰,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并改變中華民族命運的故事。課程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院長呂途教授及其課程團隊成員進行授課。

圖為上課現場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朗誦者們以其铿锵有力的聲音、充沛飽滿的感情為在場的師生們深情朗誦了《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展現了人民解放軍徹底打垮國民黨反動派的決心和解放全中國的必勝信心。

圖為詩歌朗誦
呂途教授用問題導入的形式向同學們簡述了“解放戰争時期”和“解放戰争”所指代的時期的差異。從政治上、軍事上為同學們詳細梳理了解放戰争時期的曆史脈絡,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在解放戰争時期中國共産黨的政策和行動使黨和人民的聯系更加緊密,為中國共産黨奪取全國政權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由此引出課程内容。
在上篇“為有犧牲多壯志”中,覃康聰老師以《彌天大勇,化危為機》為題,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蘇聯等國家和國内蔣介石政府對于戰後中國的敵對政策進行深入的分析。講述了在面對内憂外患的處境,中國共産黨人為了争取和平、反對戰争,不顧危險前往重慶與蔣介石就中國未來的發展前途、建設大計進行會談的故事,讓師生充分體會到中共領導人英勇無畏和敢于擔當的精神。

圖為覃康聰老師講課
呂途教授以《挺進中原,強渡長江》為題,将人民解放戰争分為戰略防禦、戰略反攻、戰略決戰和戰略追擊四個階段,講述了在敵強我弱的嚴峻形勢下,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戰場上憑借着正确和清晰的戰略,英勇作戰,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取得了革命的勝利,為建立新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的鬥争曆程。向師生展示了中國共産黨人為争取全中國的解放和人民的解放奮力拼搏、甯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和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圖為呂途教授講課
在講述下篇“敢教日月換新天”前,表演者演繹了《英家起義》情景劇,生動再現了廣西起義第一響槍聲的故事。之後王炳晨老師為同學們簡述了“英家主義”的抗戰故事,指出英家武裝起義打響了解放戰争時期廣西地下黨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歌頌了在“英家起義”戰争中凝結的“堅定信念、聯系群衆、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

圖為王炳晨老師講課
歌舞劇《繡紅旗》刻畫了身陷魔窟心向黨,獄中含淚繡紅旗的黨的兒女對黨一片赤誠的動人情景,贊頌了黨的兒女對祖國至純至深的愛和對祖國美好未來的殷切期盼。

圖為歌舞劇《繡紅旗》
劉洪老師以《丹心永駐,紅岩不朽》為題,引用了中國共産黨人“舍小我,成大我”的英雄事例向同學們展示“紅岩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借助“紅岩精神”的内涵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青年的寄語,提出新時代青年要繼承和弘揚紅岩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激揚凜然鬥志,擔當時代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圖為劉洪老師講課
李銳銳老師以《藍圖初繪,進京趕考》為題,向同學們簡述了七屆二中全會的開會背景、内容和開會的會址——西柏坡,闡述了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和實質。結合1949年黨中央将離開西柏坡的場景稱為“進京趕考”的故事,向師生們詳細解釋了“進京趕考”的深刻内涵,同時,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講話内容鼓勵在座學生,“趕考”永無止境,面對長期和平環境的考驗,更要積極進取、不懈奮鬥,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态,以飽滿的姿态擁抱明天的夢想。

圖為李銳銳老師講課
呂途教授以《協商建國,人民新生》為主旨進行課程總結,他分享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作用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曆史經驗,表示為了實現初心和使命,實現始終堅持的理想和主張,中國共産黨進行了前赴後繼的不懈奮鬥,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繼承和弘揚革命精神,深刻感悟革命精神的思想偉力,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開辟新的道路。
課程最後,現場師生高唱國歌,在激昂的歌聲中結束了本次課程。
20級曆史學專業的韋楣在課後講到:“通過今晚的課程,我想到了革命先輩們以犧牲自我換來我們今日的幸福,他們熱愛祖國的心,不屈不撓和勇于擔當的精神值得我驕傲與學習,我會好好繼承與弘揚革命先輩的偉大革命精神,努力學習,為我親愛的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19軟件工程2班黃智飛談到:“課上講述了中國共産黨革命的曲折道路,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英家起義,打響了廣西武裝革命打一槍,而且這真真切切的就發生在我們賀州,這次黨史課刷新了我對賀州的認知,這裡的曆史背景遠比我想象的濃厚,在大學期間,我會探索更多賀州的曆史,努力學習,并與那些對賀州曆史不了解的同學進行分享。”

圖為集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