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1日晚,伴随着響亮的口号,《壯美廣西》第五季第五專題在創新創業園311多功能廳開講。本專題以“宜居康壽的廣西——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主題,由我院副院長郭純平教授及其教學團隊進行授課,聶文凱老師主持。
上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之理論篇”由覃康聰副教授講授。覃康聰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理論邏輯、曆史邏輯、價值邏輯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他表示,馬克思主義生态文明觀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理論之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文化底蘊。同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還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中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之廣西篇”由王炳晨副教授講授。王炳晨從廣西的生态文明建設的初步發展到生态文明建設步入正軌,再到綠色低碳發展的進程逐一講授。他系統地總結了廣西生态文明建設過程和取得的成果,向同學們展示了廣西經過長期的實踐,生态環境持續優化,并逐步探索出一條符合廣西發展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
下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之賀州篇”由羅漢光老師講授。羅漢光從賀州的生态文明建設到賀州世界長壽市的由來這兩方面進行講述,指出從黨的十八大以來,賀州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不斷厚植生态環境優勢,全市生态環境質量穩中向好且保持全區前列。優良的生态環境,是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這也是對賀州生态文明建設成效的有力印證。
學生代表求知組的21曆史班李煥萍和自強組的21思政2班王偉鵬分别以“藍天常築、清水東流”“甜蜜邊關、魅力壯鄉”為主題向同學們介紹了他們的家鄉——梧州市和崇左市。通過學生暢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解和分享家鄉發展的成果,同學們真正理解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重要意義。
在課程的互動環節中,同學們積極踴躍參與,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最後,郭純平教授進行課堂總結。她指出,生态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問題,是人的思想問題和實踐行為的問題。她号召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既要轉變自己的思想意識,牢固樹立綠水金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同時又要主動作為,從一點一滴做起,為美麗中國、美麗廣西、美麗賀州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