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 >> 民族文化 >> 正文
楊憑與臨賀的不盡情緣
2016-05-23 15:06  

楊憑與臨賀的不盡情緣

來自走進潇賀古道

張籍痛審好友楊憑 作《傷歌行》傳頌古今 唐憲宗元和四年(809 年)七月十一日,唐朝中央上管外交和少數民族事務的主客郎中張籍心情十分惡劣,因為他接受了一件有悖人情倫理的兩難任務:審理好友京兆尹楊憑。說起楊憑,那可不是一般人物:楊憑,字虛受,弘農(今河南省境内)人,工文辭、尚氣節。是唐朝大曆年間的進士。曆任節度府、監察禦史、京兆尹等官,還是大文豪柳宗元的嶽父。他是因為得罪了王室宗親禦史中垂李夾簡,被告發有罪。本來是要判處死刑的,但憲宗皇帝認為楊憑在京兆尹這個任上治理京城政績突出,于是決定将他貶為臨賀尉。唐代的尉指縣尉,相當于分管軍事的副縣長或武裝部長。而臨賀則是指賀州下轄的臨賀縣,即今天的八步區一帶。這相當于把今天的北京市長調到八步區任武裝部長了。與其說是張籍對楊憑審理,還不如說是宣布對楊憑的貶谪結果,因為唐憲宗早就做好了處理決定。京城人都認為,臨賀縣遠在南蠻之地,未來楊憑的日子一定不好過。 

傷心之餘,張籍痛心疾首地為楊憑寫下了: 

《傷歌行》(元和中,楊憑貶臨賀尉) 

黃門诏下促收捕,京兆尹系禦史府。 

出門無複部曲随,親戚相逢不容語。 

辭成谪尉南海州,受命不得須臾留。 

身着青衫騎惡馬,中門之外無談者。 

郵夫防吏急喧驅,往往驚堕馬蹄下。 

長安裡中荒大宅,朱門已除十二戟。 

高堂舞榭鎖管弦,美人遙望西南天。 

然而,張籍有兩個沒想到。一是沒想到,他的這首《 傷歌行》 成了與賀州有關的第一首唐詩。二是連楊憑自己也沒想到,這次變故中的一個插曲卻讓“臨賀”兩個字走進了大量千古傳頌的詩篇裡。從此,不僅楊憑本人被性格敦厚的嶺南百姓擁戴為神,“楊憑”、“臨賀”這兩個名字還相互糾纏着,沿着中國青史鋪就的道路,從唐代一直走到了今天。  

 

徐晦勇送恩人楊憑 因忠義受到提拔 平時出門總是前呼後擁的楊憑,在遭難離京之際,由于害怕被牽連,至親好友都躲了起來,不敢送别。就像張籍在詩裡的描述一樣,“中門之外無送客”,說不出的冷清。  

然而,就在楊憑人情冷暖生發無限感慨的時候,冷不丁也不知道從哪裡冒出個人要來送行,他就是進士徐晦。徐晦曾經因為楊憑的推薦而當上了棟陽尉,這次來送行目的就隻有一個:感思。也不知為什麼,徐晦送行的事陰差陽錯就傳到了楊憑好友權德輿的耳朵。權德輿是位退職在家的老宰相,長期的宦海生涯讓他對官場深淺時刻保持着警惕,于是好心提醒徐晦:“你在這種敏感時刻去給楊憑送行,雖然彰顯了你的人格,但你要考慮将要付出的政治代價。”沒想到徐晦卻一臉正氣地說:“我徐晦曾是一介平頭百姓,因為有了楊公的厚愛才有了今天。在他遭貶離京之際,不去送别我于心不忍。将心比心,如果哪天老宰相您也被奸邪陷害,成了戴罪之身,難道我徐晦又能夠不去給您送行!”徐晦的真誠深深地打動了老宰相,從此老宰相逢人就稱頌徐晦的好,有利于徐晦的政治輿論迅速形成,徐晦的政治前途也就由此出現拐點。  

 

幾天後,楊憑的政治對手禦史中垂李夷簡居然一紙薦書将徐晦提拔為監察。也就是把徐晦從一個縣級武裝部長直接提拔到了最高檢察院去做檢察長了。徐晦不明白其中的玄機,就去問李夷簡:“我平生和你沒有任何交情,也不知道什麼地方取信于你,現在你提拔了我,确實不知道是為什麼。”李夷簡不緊不慢地說:“你也知道得罪我是沒有沒有什麼好下場的。楊憑當年何等威風,現在呢?現在最多不就是得了個外号叫楊臨賀。你去送他,相信你是明白後果的。但從另一個側面看,你這個人既然能夠為感恩友情而不顧政治得失,就一定不會忘了國家的恩典而背負國家,好好幹吧。”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