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 >> 民族文化 >> 正文
桂海奇才京師大學堂創始人之一:于式枚
2016-04-02 16:26  

 

桂海奇才京師大學堂創始人之一:于式枚

 

于式枚(18581915字晦若。賀縣(今賀州八步區)人。少年勤學睿智,博學強記,文章甚佳。清光緒六年(1880)進士,曆任翰林院庶吉士、兵部主事,充當李鴻章文案10餘年,李辦理洋務和外交的奏牍多出自其手。二十二年随李鴻章參加俄沙皇加冕典禮,并出訪德、法、英、美等國。回國後授禮部主事,由員外郎授禦史,遷給事中。二十四年曾加入康有為組織的保國會。八國聯軍之役,助李鴻章簽訂《辛醜條約》,獲賞五品京堂,先後任政務處幫辦、提調,京師大學堂總辦、譯學館監督。三十一年以鴻胪寺少卿調任廣東學政,旋改提學使。三十二年,經廣西在京官紳68人聯名推薦,受清廷之命兼任廣西鐵路公司總理,但廣西修築鐵路之事隻是紙上談兵,籌不到巨款,其未到任。三十三年擢升郵傳部侍郎,不久調吏部侍郎。清廷下诏預備立憲,其受命為考察憲政大臣出使德國。曾兩次上疏,闡述自己對推行西法的見解,主張先立議院,舉辦地方自治,廣興教育,儲備人才,并将立憲派視為亂黨。這引起立憲派的強烈反對,奏請清廷将其罷革以謝天下。得到清廷袒護,攻擊其的立憲派人士陳景仁被革職監禁。是年冬再赴德國考察,次年五六月間回國後稱病告假。得到皇族和張之洞、袁世凱的強力支持,清廷任其為吏部侍郎,旋任學部侍郎、總理禮學館事、修訂法律大臣、國史館副總裁。辛亥革命後隐居在山東青島德國租界。1913年清史館成立後,任纂修清史稿總閱。後被袁世凱聘為參政院參政,未到任。逝,谥号文和。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