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 >> 民族文化 >> 正文
南漢大銅鐘遷移始末
2016-03-30 14:58  

 

南漢大銅鐘遷移始末

 

陳冰  

 

  在八步公園留趣山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鐘亭,亭裡放着一件廣西重點文物——南漢大銅鐘。它的腳下有一棑鐘廊,安放着明、清兩朝,舊賀縣各地大小不一的銅制或鐵制的鐘。這些鐘見證了各寺廟的曆史,是研究當時曆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

  無獨有偶,我與南漢大銅鐘有一段不解之緣。幾十年過去了,将此事回憶記錄如後,以飨讀者。

  據民國廿三年出版的《賀縣志》金石篇記載:賀邑有銅鐘一座,南漢大寶四年鑄。重一千五百斤,高四尺四寸,口徑二尺五寸,銅質。其鐘甚異,擊之,其聲悠然響應十餘裡。系乾亨寺鐘,寺廢,遷城内三乘寺。後改寺為校,民國十九年複遷于中山公園複以塔,空中懸銅鐘通以圓形窗供人覽勝。千百年古物足資考證焉。在那個時代能鑄成如此碩大的銅鐘,見證了當時的鑄造業已達到空前的水平。在賀街還流傳銅鐘與浮橋鐵錨打鬥的故事,這故事說明了銅鐘是具有靈性的。

  從以上描述略知,此鐘的大緻情況。乾亨寺在桂嶺鎮白泡村境内。南漢大銅鐘原是該寺的寶物,後寺廢又遷于幾裡之遙的石龍村。石龍村水邊有龍珠石,石上有龍珠觀。不知何年何故又從龍珠觀用船順水運至縣城——賀街,安放在城内的三乘寺和中山公園。新中國成立初期,此鐘又放在城廂小學球場旁邊,建了一個臨時的、瓦木結構的鐘亭。時任校長的莫文超()還敲響此鐘為上下課的标志。後被文物保護單位制止,說此鐘是賀縣的重要文物,不但不能随意敲打,還要妥善保管。時間到了1963,南漢大銅鐘又一次被遷移至新縣城八步公園。我親曆了這次曆史性的遷移,距今已有半個世紀了。

  我初中未畢業,因家貧困而辍學。後接替母親工作,當了一名搬運工人。在查閱當年的筆記本中,有這樣的描述:19631223,今日随運大銅鐘的汽車到八步,從汽車卸下銅鐘放在八步公園。此鐘重2000斤左右,是南漢大寶四年鑄造。原是放在乾亨寺的,最後放在賀街城廂小學操場旁,此鐘乃廣西文物之一。另一個南漢時鑄造的同類大銅鐘在梧州市。這古老的銅鐘是我們前輩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的結晶。

  簡略的日記,在抹去塵封,屈指一算,已有53年的曆史了。回憶當年起、運、裝卸大銅鐘的情形,還曆曆在目。在搬運社辦公室接到任務後,即派了莫桂松、蔣懷光和我三人負責這項任務(前二人已辭世)。當時沒有什麼機械,僅靠一個葫蘆(最簡易的起重器材)和三根杉木,用杉木紮成一個三腳架,(原安放銅鐘的亭子已拆除),我們将三腳架頂的葫蘆往銅鐘的鈕鈎,慢慢吊起,小心翼翼地把銅鐘放在林業車隊劉司機開來的汽車箱中間,爾後将杉木架和葫蘆放上汽車,三人随車到八步卸下,放在八步公園一個八角亭内(遺址應是現在靈峰人工湖超市入口處)

  據民國廿三年(1934)版的《賀縣志》載雲:“南漢大銅鐘,鐘身镌文1288字。款文鑄刻有乾亨寺的僧人(住持)的姓名,西頭供奉官、都護賀州防招應援守、内省侍、内府局、令賜紫金魚袋梁廷康等,女弟子蔣氏六娘、黃二娘、徐十四娘、歐陽十八娘、峽山大德從惠、鑄造匠人梁道崇、書人區昱、镌字匠齊延齊握,還有桂嶺縣事歐陽忠、馮乘縣事孟漢稚、連山縣程崇珪、富川縣知梁珠、蕩山縣科敬(或是官名)楊蘊、讀試孔目鐘全義,另有臨賀縣耆宿虞師嶽、陳子璩、桂嶺耆宿李罕馀、富川縣耆宿王漢膺、黃仁興、馮乘縣耆宿何仁富、蕩山縣耆宿黎霜層……”上面隻是摘抄銅鐘的一小部分銘文,略知當時幾個縣的名稱。西漢以來建制的臨賀、富川、馮乘、桂嶺、蕩山等縣名、在南漢大銅鐘均有出現。但有趣的是,蕩山縣據史料記載,齊建元二年(公元480)置蕩山縣,至宋開寶四年(971)宋太祖省封陽縣、蕩山縣入臨賀縣,這樣算來,蕩山縣建置至廢除共經曆492年。而蕩山縣治在何處?《賀縣志》載:蕩山在蕩山縣西七裡(元和志),隋改绶越縣為蕩山縣。因縣内蕩山得名。又有祥山二山弧峙(寰宇記)

  早些年,為尋找蕩山縣縣治,根據民間傳說,我先後到了平桂管理區的公會鎮東綠村境内,聽到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說,在村頭東坪地帶曾是蕩山縣的衙門。但無城址遺痕,隻有一棑棑簕竹叢。傳說是蕩山縣的舊城牆,同年又根據群衆口傳,在昭平縣鳳凰鄉境内一個叫鬼築城的地方(距公會中學二裡之遙),一凸出地面一米左右的一塊地(約有一、二十平方米),用洛陽鏟挖了幾個洞,從泥質看并沒有城址熟土和磚石之類東西。這裡也是當地群衆傳說的是蕩山縣縣衙。以上兩處,均沒有翔實的資料證明的是蕩山縣縣治地。按理說,蕩山縣的建置長達近500,在曆史長河來講,說長不長,說短亦不算短,在廣西、在賀州有它一席之地,但史志上沒留下蕩山縣志之類的史料,而《賀縣志》《昭平縣志》對蕩山縣僅是一筆帶過,幸好南漢大銅鐘留下了蕩山縣這個被遺忘的縣名,證明了蕩山縣是存在的。然而,蕩山縣的縣治又在哪裡?按目前我手頭資料而言,蕩山縣(縣衙)仍是個不解之謎。願拙文作抛磚引玉,請曆史學家作指點迷津了。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