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現教授

1.基本情況
朱其現,男,漢族,教授,1968年7月生,廣西昭平縣人。
2.個人學習經曆
1991年本科畢業于廣西師範大學曆史學專業,2001—2002年廣西師範大學參加中國近現代史專業(旅遊管理方向)在職研究生班學習,2012—2013年攻讀廈門大學工程碩士。
3.主要榮譽獎勵
2009年以來連續5年度考核為優秀等次,連續3屆被評為學院科研工作先進個人,3年被評為學院優秀教育工作者和優秀共産黨員。
2011年被廣西高工委授予廣西高等學校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号。
2012年被自治區社科聯授予學會先進工作者稱号。
2013年研究成果獲賀州市第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
4.主講課程
《創意學概論》、《中國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管理》、《論文寫作》、《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世界文化概論》、《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
5.科研成果及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曆史文化與創意文化産業發展研究,主持省級項目3個,主持或參與地廳級課題研究7個;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通道經濟研究》專著;為《賀州文化大典》編撰項目負責人。主要成果有:
(1)課題
1)1997—1998年參與教育部世行貸款師範教育發展項目改革課題《師範專科學校辦學綜合效益研究課題》的研究,項目成果于1999年獲第三次全國高等師範專科教育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2)2006—2009年主持廣西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廣西新專升本院校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探索》研究。
3)2008—2010年主持廣西師範大學“人文強桂”重點項目《湘桂粵三省結合地帶民族交往的曆史與現實考察》研究。
4)2009—2011年參與廣西師範大學《臨桂文化大典》編撰項目。
5)2010—2013年主持廣西文科中心、賀州市人民政府《賀州文化大典》編撰項目。
6)2011—2013年主持廣西區教育廳《北部灣經濟區創意文化産業發展研究》項目。
7)2011—2013年主持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從互動到和諧——湘粵桂結合地帶民族交往的曆史與現實考察》研究。
(2)出版專著、主編與參編教材
1)參著《廣西革命先烈圖典》,2007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
2)參著《臨桂文化大典》,2009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3)獨著《通道經濟研究》,2010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2013年獲賀州市第一次社科獎三等獎。
4)參著《鮮為人知的賀州》,2012年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3)學術論文(中文核心論文)
1)《黃姚古鎮水文化特征剖析》發表于《改革與戰略》2005年第6期
2)《論古代廣西東西部經濟發展的差異性》發表于《學術論壇》2005年第7期。
3)《論西部大開發中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發表于《改革與戰略》2006年第6期。
4)《華夏政治文明的南北交往與古代廣西王朝建置特征》發表于《學術論壇》2007年第12期。
5)《廣西東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差距的曆史考察與當今協調發展機遇》發表于《改革與戰略》2008年第8期。
6)《廣西東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差距的曆史考察與當今協調發展機遇——兼論建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在區域平衡發展中的作用》發表于《改革與戰略》2008年第8期。
7)《改革開放以來廣西區域發展策略與工農業發展的曆史考察》發表于《學術論壇》2009年第3期。
8)《創意經濟:北部灣經濟區發展新路徑》發表于《特區經濟》2009年第11期。
9)《基于創意經濟視阈下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發展研究》發表于《改革與戰略》2009年第8期。
10)《創意文化産業:促進北部灣經濟區可持續發展的策動力》發表于《學術論壇》2009年第3期。
11)《改革開放以來廣西區域發展策略與工農業發展的曆史考察》發表于《學術論壇》2009年第3期。
12)《北部灣經濟區創意文化産業發展的思考》發表于《改革與戰略》2011年第7期。